我国是世界农机制造、生产大国。农机工业科研、生产、开发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,主要生产总量指标已位于世界前列。农机制造企业约有8000多家,其中年销售收入500多万元规模以上的企业1849家,可生产14大类、95小类、约3000多个农业机械品种,2016年农机总动力达11.44亿千瓦,农机工业总产值在2020年有望突破6000亿元。
我国农机质优价廉,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海外市场的欢迎。2016年我国农机出口农机工业出口交货值达293.32亿元,出口到世界211个国家和地区。其中,对亚洲、北美洲、欧洲农机产品出口量约占我国农机出口总额的80%。对美国、日本、印度尼西亚、越南、孟加拉国、德国等8位国家的农机产品出口量占我国农机出口额的50%左右。
山东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大省,也是我国的农机制造和使用大省,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及农机制造水平都位于首位,在农机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目前,全省农机制造企业有2000余家,占农机企业的25%;规模以上企业有600余家,占规模以上农机企业30%,获得农机行业金奖产品企业占20%;大中型拖拉机、谷物联合收获机、农用运输机械、植保机械等主导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占同行业地位,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30亿元,位居首位;同时,农机出口到欧洲、美洲、中东、北非、东盟等地区,出口金额近两亿美元。
2016年山东省应用农机总动力达到1.34亿千瓦,大中型拖拉机达到53.52万台,主要粮食作物联合收获机械已达17.62万台,畜牧、渔业、林果、农产品加工、设施农业机械也不断增加,装备水平也稳步提高。山东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已达2.08万个,农机合作社发展到6651家。全省获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4.84亿元,省级以上项目资金1.79亿元。
山东省制定了农机化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,山东将实现从农机大省向农机强省的战略性转变,到2020年全省农机总值目标将超过1000亿元,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%,农机合作社达到8000家,而政府农机补贴资金也将数倍增长。这也标志着在“十三五”期间我省农业机械有着的潜在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。